最近在了解虚拟化的东西,所以自己搭建了个环境,在安装vsphere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时候,因为手头有之前搭建别的环境剩下的win2003的虚拟机,为了节约时间就没有去新建2008的虚拟机,结果在安装的时候提示可能连接不成功。
结果安装完成后真的不成功!
后来找到了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vSphere 5.5 usesthe Open SSL library, which, for[……]
最近在了解虚拟化的东西,所以自己搭建了个环境,在安装vsphere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时候,因为手头有之前搭建别的环境剩下的win2003的虚拟机,为了节约时间就没有去新建2008的虚拟机,结果在安装的时候提示可能连接不成功。
结果安装完成后真的不成功!
后来找到了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vSphere 5.5 usesthe Open SSL library, which, for[……]
大家在学习指针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的东西让大家迷惑那么我用一下几个小小的实验程序来给大家解答疑惑:
首先从定义上讲指针是一种保存在变量地址的变量。
一元运算符*是间接寻址或间接引用的运算符
一元运算符&用于取一个对象的地址,只能应用于内存中的对象
也就是说*(间接寻址得到的是一个在内存中存储的具体的值)
对于指针的实验
[crayon-69032c98e[……]
在Windows系统中首次运行All in One的GNS3的时候,会有各种配置的设置向导,在测试dynamips的时候容易出现“判断dynamips版本失败”的提示,很多人卡在这里不知所措。——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上网搞之,发现相关的信息好少,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安装了winpcap就万事大吉,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可惜关于安装最新版的winpcap之后的事情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现在,我来讲讲[……]
NBMA早在CCNA中就有所接触,只是一直对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概念,这也许应该说是翻译惹的祸,毕竟他翻译后面没有加个括号写一下英文对应的名字……嗯,至少没有写全称。所以,如果我换做来说非广播多路访问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没错,NBMA就是非广播多路访问的简称。
全称是non-broadcastmultipleaccess,与之对应的就是MBA,自然也就是broadcastmultipleaccess,即广[……]
在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的学习当中,我们会知道RSTP不同于PVST(每Vlan生成树)的地方之一,就是端口角色的不同。至于端口状态的不同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端口角色的问题,很多书上和教程包括课堂上都是一笔带过的,回想起来,不免会心生很多疑问,这次咱们就来看看,在快速生成树协议当中,究竟有哪些端口角色以及那两个常被谈到的替换端口和备份端口究竟是怎样出现的。
最近在做BGP练习,在做下面的拓扑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拓扑是这样的
我这样配置了网段:
其中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R1 R1(config-if)#do sh ip int br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FastEthernet0/0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Serial1/0 192.168.12.1 YES manual up up Serial1/1 192.168.13.1 YES manual up up Loopback1 1.1.1.1 YES manual up up |
|
1 2 3 4 5 6 7 8 9 |
R2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FastEthernet0/0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Serial1/0 192.168.12.2 YES manual up up Serial1/1 192.168.24.2 YES manual up up |
|
1 2 3 4 5 6 7 8 9 |
R3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FastEthernet0/0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Serial1/0 192.168.13.3 YES manual up up Serial1/1 192.168.35.3 YES manual up up |
|
1 2 3 4 5 6 7 8 9 |
R4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FastEthernet0/0 unassigned YES unset administratively down down Serial1/0 192.168.24.4 YES manual up up Serial1/1 192.168.45.4 YES manual up up |
[cr[……]
在EIGRP路由协议中,似乎没有能够直接发布默认路由的命令,例如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那应该怎么办呢?这里给出两种常用的方法:
一、写一条静态默认路由,然后使用redistribute 命令把默认路由灌到EIGRP里边,这样路由条目中显示为“D*EX” 默认管理距离为170;
二、写一条静态默认路由,然后在[……]
在配置OSPF协议中,有认证部分的内容,OSPF的认证分为两种,分别是
- 基于区域的认证
- 基于链路的认证(端口)
同时,认证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明文认证,另一种是MD5加密认证。
这里我们不讨论OSPF的加密方式,只是简单说明区域和链路这两种认证的异同。
我们约定一个拓扑图,大概是这个样子
R1(s0/0)—–(s0/0)R2(s0/1)—-[……]
OC标准是当今网络光纤拉线中常用的一套标准,随手记忆一下没什么坏处。
OC-1 — 51.8 4Mbit/sOC-3 — 155.52 Mbit/sOC-12 — 622.08 Mbit/s[……]
Yum(全称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SUSE、CentOS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基于RPM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RPM包并且安装[……]
搞网络怎么的也有一年了,今天说起了几个带有“arp”的协议依旧有些混淆,所以这里我来做个简单的区分。
这个不难理解,arp协议用于在电脑知道自己MAC地址和IP地址的情况下,用来获取对端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当然,交换机的MAC表也是从这里获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你装好网络,测试PING的时候第一个包总是MISS[……]
前段时间我写了思科路由器DHCP以及DHCP中继配置的简单示例,文章中用到了一个命令来实现了DHCP转发,但这个功能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现在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个命令。
当终端设备和DHCP服务器不在同一广播域内的时候,中间设备就需要指定一个地址来将广播包转发出去,即需要设定helper_address来实现中继。
而事实上,在企业中一般只需要一个或者两个DHCP服务器提供冗余就已足够,完全[……]
这几天开始捣鼓黑莓了,为了弄工程模式,还得在电脑上安装java开发环境,但安装后总是会提示
‘javac’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balabalabala……
Google之~得解:
- 右键计算机 ——> 属性 ——> 左边的“高级系统设置” ——> “高级”选项卡 ——> 下面“环境变量”
- 系统变量那里,新建一个变量名为 JAVA_HOME的,变量值[……]
落格的标签云就是默认的wp标签云,大小不一,颜色倒是很统一,这样看起来并不是很美观。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标签云好看一点呢?其实是有的,插件有很多,各式各样,可是为了一个标签云,又得在快翻页的插件里添加一个显得颇有浪费。
所以我找到了一些简单的办法不使用插件也实现了彩色的标签云,这样看上去似乎会好一些。
实现的方法是这样的:
在后台编辑对应主题的 functions.php[……]
今天偶然遇到配置DHCP中继的问题,忽然发现我以前居然没有注意过,竟然一时不知道怎么搞,后来只好Google之……十分狼狈,现记录如下:
拓扑我就不上图了,简单用文字来描述:
R1(f0/1)————-(f0/1)R2(f0/0)——S1——PC0
192.168.1.0/24 172.16.0.0/16
为了方便,我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