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隱私的時候,到底在說什麼?

隱私是個很奇妙的東西,當你一個人的時候,它就不存在。

TenSteps

如今的互聯網普遍對隱私焦慮,常常有人喊“要保護隱私”……但緊跟著就有人會說“我沒什麼好隱藏的”。面對這樣的喪氣的回复,保護隱私的倡導者們除了內心深深的無力感,還有就是迷茫了。

隱私這個東西,實際上在互聯網之前就已經存在,比如法律規定不允許私自拆讀他人信件——這就是對你個人隱私的保護。

在互聯網之前,隱私傳播需要媒介,艷照門不是你想有就有的,你出門大喊一聲爆料,也傳不出你所在的小區,所以在那個時代,人們很少談起這個“隱私”,也不存在“洩露”的說法。

互聯網的三大特性

超導性

來到互聯網時代,我們曾講互聯網讓地球變成了“地球村”,實際上這就是在說互聯網的一大特點——【超導性】。實際上這個特性還有其他的名字比如“即時性”等等,這裡我們為了更好讓你理解,把它稱作【超導性】,顧名思義,互聯網就好像一塊超導體,你在上面存放的任何信息和數據,都可以在一“瞬間”傳遞到它的任何位置,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甚至是南極北極空間站。

正是這一特性,讓“隱私”洩露成為了可能。

虛擬性

你從不在紙上寫日記,因為你害怕你的秘密(隱私)某天被別人讀到——但你卻願意在互聯網上表達一切,註冊一個社交網絡,甚至開通一個博客來做日誌。難道你就不怕被全世界的人視姦嗎?你不害怕,因為互聯網的另一大特性在保護著你——【虛擬性】。

沒人知道你是誰,互聯網是世界共有的,你加入互聯網是你自己的決定,你的身份也是你自己的選擇,在“網上”,能代表你的,就是你自己選擇的賬戶名稱,它和你現實分身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寫的網絡日誌,你內心的小秘密,可能正在被你的親朋好友,你的老師同學讀著——但這沒關係,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你就是那個作者。

耐力

這一點或許應該改成“可持久性”,因為並不是說你的數據就永久不可修改。但無論如何,每時每刻,互聯網上都有成千上萬的“網絡爬蟲”,實際上就是專用的電腦終端,在無目的地掃描整個網絡,不停地在站點和站點之間跨越,它們把所有遇到的數據都保存下來,以便日後使用,比如搜索引擎。當然,甚至有些站點專門用來給互聯網做快照,他們會為互聯網數據進行不同時間段的快照,你可以在今後的任意時間,來回顧過去任意時間點下的某個頁面裡的內容——哪怕作者(站長)已經更改或者刪除了它們。

另外再提一個現在很流行的技術名詞“高可用性”,就是說,當你建立了一個互聯網服務器(實際就是一台24小時不間斷聯網的電腦),它其實也很容易損壞,一旦壞了,數據就丟失了。於是高可用技術出現,人們用十台、甚至一百台設備模擬一台服務器,你上傳到服務器的數據,誰也不知道它具體存在這一百台中的哪一台裡——實際上它在所有設備裡。一旦其中某一台物理損壞,你的數據也不會受到影響。

在互聯網中,“刪除”這個操作在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是不存在的。

隱私的新定義

了解了互聯網的兩大特性,我們就可以來談談本文的主要議題——網上常說的“隱私”,到底是什麼。

很多人說“我不怕隱私被洩露,反正那麼多公司企業已經知道了”,這是消極態度,這並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它是另外一個話題。另外也有一些人這麼反駁保護隱私的觀點:“我行事坦蕩,沒什麼好隱瞞的。“,這是本文主要的討論目標,即隱私的新定義。

傳統隱私

拋開互聯網,我們來說說隱私是什麼,這不是法律上的規定,而是我們生活中認為的定義,普遍來講“除了我【想】讓你知道的事情之外,其他關於我的事情都是我的隱私”,當然這麼一定義的話就太寬泛了,這篇文章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總之,我們認為傳統隱私就是那些讓你難以啟齒的事情,你會因別人知道這些事而感到沮喪、羞愧或氣憤等,當然,比如你殺人了,這個不叫隱私。那麼舉個什麼例子呢?比如你是個男生,但你從有性別意識開始,你就覺得自己應該是個女人——這樣的想法,是你的隱私,你可能並不想讓周圍的人知道;再比如你喜歡情趣內衣,你買了好多情趣內衣在家穿著玩,只是覺得有意思,但並不想讓你的相親對像或者親朋好友知道,這就是你的隱私。
類似的還有隱疾、一些奇怪的愛好、你的信件你的快遞你的手機號……這些都是你的傳統隱私,它們讓別人知道了實際上也沒什麼,但你總不太願意讓不相關的人知道的清清楚楚。

互聯網隱私

當互聯網普及,人手一台網絡終端的時候,隱私的定義就不再完全是傳統隱私了。由於互聯網的【虛擬性】保護,你可以在網上享受大肆自曝的快感而不用擔心被身邊的人知道——哪怕他就坐在你旁邊,用手機看著你的微博,但他卻不知道那就是你。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些人不喜歡朋友圈,不喜歡熟人社交,因為【虛擬性】被天然打破,他們知道你是誰,甚至他們是你的親朋同事上司下屬,你必須和現實生活中一樣,小心謹慎,以維護你的傳統隱私。

任何可能把你的現實身份和互聯網身份關聯起來的信息,都是你的互聯網隱私

那麼,怎麼才能算【打破虛擬性】的信息呢?比如你用一個賬號 abcd 來發言,沒人知道你是誰,你可以隨意自曝你的傳統隱私,你公開自己的小癖好尋找同好、公開自己的隱疾希望有經驗的過來人分享經歷、公開自己的劈腿想找經驗人士指點……這都沒問題,因為【虛擬性】,沒人知道你是誰。

甚至,對於住址,你的職業,你的電話號碼,在網上能查到(比如地圖上能查全中國任意一個門牌號),但由於【虛擬性】的保護,沒人知道你是誰,那麼這些信息就沒價值——但是,如果恰好有人知道這些信息就是你——那個賬號叫 abcd 的你的信息呢?

光想想就知道是災難——因為【持久性】的存在,你曾經以 abcd 留下的蛛絲馬跡,你曾經的發言都留在那裡……剩下的我就不描述了。

超導性和持久性的威力

上文我們從例子中可以對互聯網隱私略見一斑——但這些信息,對於傳統隱私來說,可能並不那麼重要。

比如你家住在哪個小區,你到小區裡找個人說“我住這個小區”,那可能對方只會回答你“好巧我也在”——然後一段愉快的談話就開始了。 但如果是在互聯網上,你用你的 abcd 賬號發布“我住在這個小區”,然後配圖了一個坐標定位。那你可能就有麻煩了。

我們說互聯網的虛擬性很好的保護了你的傳統隱私,你什麼都不怕,你在網上大肆曝光自己的傳統隱私,卻不注重保護它的虛擬性。一旦你的互聯網隱私被洩露——這裡我們說洩露,是因為互聯網具有超導性,你洩露了哪怕一行信息,那它也在一瞬間傳遍了整個互聯網,所有關心它的人都可以輕易獲得。

如果這還不夠引起你的關注,那麼,每天有數百萬的網站致力於給全互聯網做快照,你洩露的互聯網隱私,可能因此就會永久地存儲在雲服務器上。這樣的結果就是今後的任意時間,任意一個人,都可以輕鬆地找到它。

時刻謹記,你在網上的一言一行,都會被立即傳導到整個互聯網,並可能被【永久地】保存下來。

如果你還不在乎,那麼我們不妨因此推論下,你曾經受益互聯網的虛擬性時,發布的那些內容——可還都在那。

如果你認為只洩露一條數據,並不足以讓你的虛擬性被打破,那麼隨著時間的增長,不小心洩露的互聯網隱私越來越多,最終,廣告詐騙會來敲門。

概念錯位導致的無所畏懼

當我們在互聯網上談隱私,其實大多時候是兩種概念混淆來談的,這時候就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說到互聯網隱私的時候,你會用傳統隱私的理論去對抗它——那麼自然互聯網隱私就線的不那麼重要了,因為在傳統隱私裡,這樣的信息可以說不叫隱私;當說到傳統隱私呢?你又會自然而然地把互聯網的虛擬性加持到自己身上,你心想“我在網上說什麼都沒關係,反正沒人知道我是誰——好吧就算他們知道了,也沒什麼”。

你對隱私不夠重視,談論隱私重要性的人也並沒有把這兩者分別對待,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我沒什麼隱私,不怕洩露。“

那麼在網上到底要不要保護傳統隱私?

要。你可以選擇公開一些必要的傳統隱私,比如你在求醫問藥尋求幫助的時候。但要注意這些信息裡很有可能包含打破你虛擬性的信息——比如藥單上的電話和簽名、比如自拍時鏡子里或屏幕上的內容等等……

你要明白,你發布的每一條信息,都有可能受到互聯網的持久性和超導性影響,它會永遠都在那裡,默默地等待,直到有一天,【互聯網的虛擬性】這個保護傘被打破,他們就會變成尖銳的匕首,刺破你的喉嚨。

本文由 落格博客 原創撰寫:落格博客 » 當我們在談隱私的時候,到底在說什麼?

轉載請保留出處和原文鏈接:https://www.logcg.com/archives/3062.html

關於作者

R0uter

如非聲明,本人所著文章均為原創手打,轉載請註明本頁面鏈接和我的名字。

註釋

  1. 我覺得匿名和隱私不是完全一樣的東西。實際上我大部分時候並不在意匿名性,但是我很在意隱私。我不介意別人知道我有哪些公開的內容,但是我介意別人非必要地要求透露手機號、身份證號、個人照片等信息,我也介意別人未經許可獲取我未公開的信息,或者把我的信息以未自願許可的方式使用(比如 Ucloud 向我註冊用的手機號發送廣告推銷信息)。

    TED 有個講隱私的視頻我覺得很不錯: “為什麼隱私權問題” https://www.ted.com/talks/glenn_greenwald_why_privacy_matters (有中文字幕)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字段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