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 懶貓微服 刷 OpenMediaVault

懶貓微服 是一個不錯的 nas 系統,CEO 是 Deepin Linux 的作者大佬,機器做工紮實,系統設計創新,值得購買。

不過

對於身處海外的我來說,還是不夠貼近日常使用場景。尤其是他們主打的內網穿透和服務器中轉,以及與梯子配合等等,我都用不到,這麼一來,懶貓系統的價值到我這邊就已經打了對折。再加上 GFW 防火牆雙向干擾,導致鏡像服務器時好時壞。而且由於懶貓的系統是高度定制化的,雖然很創新很方便,但權限限制太多,方方面面都很難再精細的定制化,這就讓我這個習慣了“原生”的用戶很難適應。

所以最後我還是決定把它刷成一個正經的 NAS 系統,符合我日常使用習慣。

更換硬盤

懶貓微服 的系統是不公開的,所以你不能在重裝系統後給它隨時裝回來,所以如果必要的話,再買一個 NVME 硬盤會比較實在,這樣你就可以隨時切換系統盤(還可以裝 TrueNAS,同樣有各種各樣的 docker app,還更新及時)。當然,如果你在國內,則大概沒這方面的擔憂,只需要花個一兩天時間寄過去反廠一下就好啦。

拆開硬件比較簡單,外殼底部 4 顆 六角螺絲去掉,就可以開蓋了……然後是 8 顆十字螺絲,去掉後就可以從背板方向抽出主板。

我會推薦用電動螺絲刀,因為他們的螺絲都很長,中途得休息,手腕累。另外不論電動還是手動,要準備一個大扭力(長脖子)螺絲刀,不然短頭可能後邊不是很好拆主板。

這時候你會看到兩層主板和你的硬盤,小心地把你的硬盤排線拔下來,直到這一步,你都可以找官方客服獲取硬盤更換視頻教程,問題不大的(注意,硬盤不需要取下來,留在原位即可)。

重點是接下來,有 4 顆十字螺絲用來將主板固定在金屬框架上,去掉後翻轉主板將硬盤置於下方,小心晃動主板讓其鬆動,但不要取出。

兩個主板是通過一個插口連接的,鬆動主板後可嘗試移動上層主板將它們兩個分離。

注意:主板之間以及背板內測都有焊接粘貼的飛線,不可大力,也不可拆卸,只能像翻書一樣將上層主板翻開。

但這樣就足夠了,現在你就可以拆卸並更換 NVME 硬盤了。

更換後逆向重複,先將上層主板蓋回去,插到下層主板上,然後晃動主板推回原位。

接著用4顆十字螺絲將主板重新固定在金屬架上;並連接硬盤排線。

最後將主板插回外殼,安裝固定支架和底座蓋板。

......

這樣,懶貓微服 就是一台普通的筆記本電腦了。(沒錯,是筆記本架構,不然怎麼低功耗)

另外很抱歉我太懶了所以沒有圖……

BIOS 配置

這裡沒什麼特殊的,插電開機按 del 可進 BIOS,風扇我根據客服指導,改成了智能模式 (Smart IV),因為懶貓系統本身是有管理風扇的驅動的,我們裝了別的系統就沒有了,要在 BIOS 這裡直接設定規則。

首先你有 4 個溫度檔位可以設置,單位是攝氏度(好像是 30 – 75)。然後對應 4 個值是當溫度到達這個檔位時風扇的轉速。

注意,這裡轉速的單位不是 rpm,而是一個整數範圍,0-255, 0 表示不轉 255 表示最大轉速,你要根據需求自己去寫。我看初始設置是 12.5%,那對應整數值就應該是32.

準備 OMV

首先下載 omv 的 iso 鏡像,再找一個足夠大的 u 盤(外加轉接頭,如果你和我一樣用 mac)

插上 u 盤,備份數據後將 u 盤抹掉,然後從磁盤管理器中卸載但不要彈出。

在終端執行 磁盤工具 名單 ,你應該能找到一個類似這樣的:

注意,它會被標記“external” 和 “physical” 分別表示外部設備(不是mac內置存儲)以及物理設備(不是虛擬或者容器存儲)再比較一下容量大小,基本確定它就是你的 u 盤。(通常,你應該也能在這看到你u盤的品牌或者芯片名稱)

這時找到你下載好的 iso 鏡像,使用 dd 命令將鏡像寫到 U盤裡:

須藤 DD 如果=OpenMediaVault_7.4.17-AMD64.異 =/開發/rdisk28 BS=4096 狀態=進步 

這裡你可能注意到了,我用的設備路徑是 /開發/rdisk28 而不是 /開發/磁盤28 這裡 - [R  表示 生的  ,會讓 DD 直接寫入硬件設備,要比普通模式快很多。

引導安裝

接下來就比較簡單了,直接插上鍵盤鼠標和顯示器,開機按 del 進 bios,找到啟動選項這個頁面,找到你的u盤啟動項,選擇引導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安裝 OMV 有幾個坑需要跳過:

IPv6 DHCP

如果你的網絡有 IPv6 DHCP,或者乾脆就沒有支持 IPv6,那這一步就可以跳過了。如果你恰好和我一樣有 IPv6 但並不是以 DHCP 模式運行的,則 OMV 的安裝過程會在“等待 dhcp”這一步卡住。所以在配置網絡那一步,你可以先拔掉網線,這樣就檢測不到網絡,就要求你手動寫ip地址了。填寫後過了這一步再插網線即可。

配置 APT 更新源

由於我上一步拔掉網線導致這里卡住,沒有網絡就沒辦法檢測更新源,就會一直循環讓你選擇合適的鏡像源。如果你這一步網線插回去了應該就沒問題,如果你和我一樣根本就是離線安裝,不方便插網線。則可以在鏡像源檢測失敗的時候點“返回”, 不要點“繼續”。這個返回實際上會返回到安裝步驟總目錄,而不是上一步,這樣你就可以跳過這裡繼續安裝了。

添加 omv extra , 支持 Docker 和 KVM

首先搜索安裝 kvm 插件,這樣就可以管理虛擬機了。

ssh 進入 omv,使用命令 wget -O - HTTPS://github.同/OpenMediaVault-插件-開發人員//生的//安裝 | 慶典 添加 extras,命令執行後就可以返回 web 頁面,你就能在插件按鈕下邊找到 extras,進去就可以啟用 docker repo。

啟用後即可在插件中搜索 撰寫 ,安裝後即可隨意運行 docker compose

抱歉行文倉促,以上內容都是我憑記憶寫的,單純做個記錄以備日後查看。關於懶貓 BIOS 的其他設置,我建議詢問官方客服,他們還是十分友好的。 :)

 

本文由 落格博客 原創撰寫:落格博客 » 如何給 懶貓微服 刷 OpenMediaVault

轉載請保留出處和原文鏈接:https://www.logcg.com/archives/3907.html

關於作者

R0uter

如非聲明,本人所著文章均為原創手打,轉載請註明本頁面鏈接和我的名字。